第74章 一身是胆

作品:秘宋|作者:荆洚晓|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2-04-21 16:06:29|字数:0字

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是双保险,锁厅试难度比起正常考试倒容易很多嘛,取的名额也多。

但对于蔡京,那就是基本上,仕途从一开始就变得无比坎坷了。

他是学霸啊。

他压根就不怕正常的考试!他为什么要去考锁厅试?

何况蔡京这土生土长的大宋学霸,他怎么愿意去沾武职?

再说了,大宋的读书人,想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宋开国一朝不论,这么几朝下来,哪有考锁厅试出身的人,能去到中枢、能宰执天下的?若真是去考锁厅,那不但仕途坎坷,而且几乎就是理想都破灭了。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句话:

“先生似乎以为,于明年金榜之上,必有学生的位置?”

刘瑜点了点头道:“是。”

“先生不曾考校过学生的文章。”蔡京是智商很高的,一瞬间他就找到问题的症结。

他被魏岳安排过来,是学间谍的,学密码的,当然不可能去和刘瑜探讨科举文章。

那刘瑜对他的信心,从何而来?

“不需要。你只需要,知道我可以兑现我的好意。”刘瑜轻轻地摇了摇头。

好意?蔡京苦笑起来,好意指的就是,给他谋个武职!

蔡京不禁想起在凉茶铺,面对那些辽国杀手时,那两排重甲步兵。

在军方没有过硬关系人脉,能拿到这重甲装备?

能让那些悍卒,冒着私藏军器甲胄的杀头大罪,去帮刘瑜?

以刘瑜能使得动那些重甲悍卒来看。

蔡京不得不承认一点,给他谋个武职,刘瑜还怕真的九成九能做得到。

一旦这么干了,那他就不得不去考锁厅试!

“先生何以认为,我便能把这向家料理了?”蔡京咬着牙,却又问了一句。

他现无功名,更是从福建游学上京,也无人脉啊。

刘瑜笑得很开心:“因为我相信你。”

这话当然是废话。

刘瑜之所以会觉得蔡京肯定能胜任,是因为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都清楚,蔡京的能力。

蔡京是奸臣,但他的办事能力是绝对过硬的。

在蔡京入仕之后,连蔡京的政敌,官居高位的司马光,都不得不当面称赞!

刘瑜就这么微笑望着蔡京,但后者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寒意。

似乎刘瑜的眼睛,早就把他内心的一切洞释了一般。

这让蔡京打了个冷颤,拱手道:“先生吩咐下来,学生尽力而为。”

蔡京向种师道借了一名悍卒,又带着自己书僮,跟刘瑜要了五十两银子,便出县衙而去。

刘瑜没问蔡京要怎么办,他向来以为,专业的事,交托给专业的人办是最好的。

只因借力用势、政局辄压、官场潜规则之类的事。

刘瑜哪怕再见多识广,也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比蔡京专业。

能背下全唐诗的,是不是牛人?是,但跟李白、杜甫这样的牛人相比呢?

那完全就不是一个层面,中间差几十层楼的距离。

杨时这秉性忠直的,却就咬了牙:“先生何必与此等小人纠缠?何不纠集差役,以雷霆之势,为陈留除此一恶!”

刘瑜望着下面空无一人的大堂,笑着摇了摇头。

不说应该不应该这么干吧,差役呢?差役在哪里?

书吏的公事房关了,差役也全无一人。

县尉到现在也没见着,县丞更是不知所去。

一般知县赴任,多是会备上师爷幕僚一类人物,少则一人,多则数人,各管刑名、钱粮等等。若是有师爷在一旁,遇着现时这事体,也会根据经验,给刘瑜一些建议之类。

刘瑜原本是想着反正离得近,赴任之后,再做打算,所以也全无招揽,此时却就连个出主意的幕僚都没有。至于杨时和种师道,这两位还是太年轻,又是性格忠直,全不似蔡京这奸臣胚子好用。

这边厢陈留县也就那么点大,主薄听着了消息,就匆匆跑了过来。

见着刘瑜,行了礼,却就苦笑道:“明府,下官前番要进内宅,便是要告知此事。”

主薄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上任明府,若不是恶了向家,也不致无奈求去啊!”

得罪了姓向了,连知县都当不了?

主薄看着种师道等人,又是对刘瑜苦叹:“大令,这么多从人,恶了向家,哪里安排得下?”

“带了行李,随我来吧。”刘瑜向种师道和杨时招呼了一声。

便在主薄的一声声长叹里,刘瑜还是把种师道和杨时,以及他们的从人安置下来。

一县父母,就算附廓,就算三班差役和书吏全不知所踪,也不至于一点办法也没有。

安置下来的地方,就是县学。

陈留县学还是办得比较不错的,从几十年前的天圣元年开始,县学有了自己的学田,虽不多,但赡养士子,安置下种师道和杨时等人,倒是不在话下的。

这时候还没有提举学事司,甚至,熙宁兴学的大潮还没开始。

所以有一个问题,也就是王安石十年前那份奏折里提到的“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

为什么要扯到提兴学事司?因为此时“非有教导之官”,就是没有学官啊。

所以县学想抱向家大腿,跟刘瑜翻脸都不行。

没有学官,这就是知县该管,就是知县的自留地盘。

当把种、杨和他们从人安置下去,刘瑜带着仙儿从县学出来,陈留那些百姓,望着这主仆两人,许多人眼中就露出敬佩的神色:“居然向家拿捏不住啊!”、“知县大老爷可还真有本事,连接向家都拿他没办法!”

当然,那是草民的心思。

那些观望之中的士绅人家,听着下人回报,反应却就不同:“这任明府,倒真是好胆色!”

一任知县,要和向家扛,不是不能扛,而是一扛下去,所涉甚大。

说不好听的,是直接跟向家后面的人过手,向家后面是谁?

不就是左藏库吗?,给皇帝发工资的啊。

若说再往后,不就是皇帝了么?

跟皇帝扛也不是不行,但至少得有包龙图那样的级别吧?

小小八品知县,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来和店宅务扛?

那些士绅,也都是不敢置信,无不感叹:“明府当真一身是胆!”

“这大老爷,当真是不得了,真真好胆!”

当然,大部分士绅是选择了沉默:“只是不知道这位能扛多久?”

“是啊,向家,可是通天的向家啊,凭着八品的明府,唉,且看看吧!”

喜欢秘宋请大家收藏:(www.lwtxt.net)秘宋新乐文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秘宋》,方便以后阅读秘宋第74章 一身是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秘宋第74章 一身是胆并对秘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