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帝京谘议

作品:锋芒|作者:长犄角的老虎|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05-08-26 08:30:34|字数:0字

“瓦大人所言,确实在理。看来,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狄大人当初与我讨论对付蛮族之策略,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充分发挥文明国家在建筑技术上的优势,守必坚城池,攻必善营垒。”听完瓦西里的讲述,陈贵感叹道,“观刚才瓦大人所言之西撒大帝的成名战役,恰恰在于将战争方式引导到帝国军队所最擅长的营垒攻防战,凭借优良的防御工事和先进机械武器,抵消敌人的数量优势和机动优势。阿莱西亚大会战的胜利,与其说是西撒大帝的胜利,不如说是帝国体制和技术的胜利。帝国在军事组织、武器装备、工程技术、财政体系和补给系统等诸方面,都远优于高鲁蛮族,战胜敌人亦在情理之中,而西撒大帝的军事天才和超人果敢,则大大缩短了胜利的时间!”

“轩辕帝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内部统一战争和反击外来入侵战争,历代军事家对于行军营寨同样是非常重视,并概括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做了扎实细致的理论分析。”陈贵继续道,“兵家常言,止则为营,行则为阵。故而我国常以“营阵”二字来泛指整个部队的布置。任何军事行动,总是有行有止,既要重视行军作战,宿营扎寨亦马虎不得,是故又有天元王朝名将所确立之原则,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此话的意思就是说,行军之时,要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停歇之后,须建立起坚不可摧的营垒,这样军队,想打败他们是非常困难的。一军之主将,安排营寨事务应该与安排作战的阵势一样地重视,一样地下功夫。”

看到瓦西里洗耳倾听、绕有兴趣的样子,长期在轩辕帝国军队中服役,并与狄锋做过数年探讨的陈贵,开始给这位圣廷帝国大将详细解说起来。当然,陈贵这么做,也出于民族自豪心,对于圣廷帝国营寨技战术水平并不服气:

营寨是战争中除城池之外的营垒、栅寨及其他保障军队安全的防护设施之统称,它不仅是部队的宿营地和指挥部,是保护部队休息的安全庇护所,是储备粮草器械的野外供应站;也是扼守战略要地、阻止敌人推进的军事据点。在广阔的战线上,特别是进入敌境后的进攻阶段,并非处处均有城池,故而需要在更多的地方占据有利地势而建造营垒,使军队在列阵作战时有所依托,在驻扎修整时不失保障。对此,轩辕先辈军事家有过精辟的理论概括,营寨既是“自固”之所,又是“扼敌”之所。

所谓“自固”,是指保障军队自身之安全,不受敌军突袭而崩溃。所谓“扼敌”,是指抑制敌军的行动。从前一目的出发,营寨须“踞高山,择要隘”,使敌人难以攻击;从后一目的出发,则应选“四通之地”,在水陆交通要冲立营,使敌人无法通过。

还有一种则是兼带两种功能的驻军营地,应“择胜地”,最好为“背山险,向平易”之地,使自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越位置,便于防守,亦便于出击。

立营扎寨时的选择地点,战争目的当然是第一要务,但仅此仍然不够,还须考虑两个重要因素:

第一,安全。

若非特殊需要,“勿居卑湿,以防水攻”。特别是夏季,要居于高处以防暴水。

营地周围不能有荆棘草丛,如果有,也要割除之,“恐有潜袭,或被人烧”。

“不居冢墓间”,不居“久无人居”的废墟,“不居下湿”,以防止疫病流行,造成非战斗减员。

第二,充分的给养保障。

给养主要在四个方面,粮食、草料、燃料与饮水,而最重要的则在饮水。饿肚皮或许能勉强支撑一段日子,譬如某些坚韧顽强的精锐部队食草根甚至食战死者的尸体以维持体力,保证继续作战,但如若缺水,却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丧失战斗力!

“乏水无草,谓之天灶”,为军队之绝地!行军之前,斥候部队须得先探井泉水草,查验无误后,方可进军。

轩辕古代军事家在这方面总结了大量的经验,譬如:“沙碛卤莽之中,有水野马黄牛之踪,寻之有水;乌鸟所集处,有水;地生葭苇、菰蒲之处,有伏泉;地有蚁壤之处,下有伏泉、、、”等等等等。

轩辕帝国历史上,因营寨的择地问题而展开的著名大战数不胜数。例如,白衣小将对阵西蜀之王,火烧连营七百里;老辣奸相于街亭迎战纸上谈兵的年轻参议,围山断水,轻松获胜;天元王朝名将征西羌,羌军守山,天元大军居便地,夺敌水草,羌军穷困,降者数万,陇右遂平静。

营寨之择地为首位,其次则是“营式”,即营寨的平面布局。出战讲求阵式,立营讲求营式,营式往往与战阵同样重要。所谓“画地凿沟,星布兵营”,是一项很中规中矩的军务。

历代营式繁多,如上古之九宫、六甲、太乙、天门、地户等神奇营式,可惜皆已失传,后人附会,往往不得其法,妄以阴阳五行之说揣度之,结果是故弄玄虚,反类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徒增笑耳。

依今人之可理解的营式,合理、方便、灵活、安全为立营之四大原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锋芒》,方便以后阅读锋芒第59章 帝京谘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锋芒第59章 帝京谘议并对锋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